2024年以来,油溪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具体安排及县委“168”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助力油溪镇“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现将油溪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
油溪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油溪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学习课程的重点内容。把全面依法治镇推进法治油溪建设列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述法内容,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建设
油溪镇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领导班子“带头学”。按照“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的要求,扎实开展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研讨,分享学习心得与实践感悟,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解与把握。二是党员干部“集中学”。基层党员干部全面学、深刻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党章、党规等,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觉悟和意识,推动干部学用结合、以学促干。三是基层干部“个人学”。自觉加强思想修养,用好“学习强国”“学法平台”等载体,做到全面系统学、专题重点学、及时跟进学,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2024年度油溪镇累计参与学法260人次,参加学法考试260人次,通过率100%。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切实履行依法治镇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油溪建设的全过程。
(一)坚持法治学习。重视法治建设,自觉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尊法。2024年,油溪镇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 2次,举办法治讲座 3期,推动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制定《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学习等载体切实提高干部理论水平。
(二)坚持依法行政。发挥党委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定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推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
(三)坚持依法决策。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依法协调、重要任务亲自依法规督办。切实把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体现到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积极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四)坚持宣传教育。注重普及反邪教、防范非法集资、消费者权益、食品药品安全、禁种铲毒、扫黑除恶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围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月民法典宣传月、6月全民禁毒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通过法治主题公园、法治进校园、法治进商超、法治进企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24年,油溪镇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4次,活动参与覆盖5000余人,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和辖区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重视普法工作队伍建设,法治工作推进稳步有序。一是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人员配置。调整镇委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镇委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办公室的构成,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同志为副组长,职能部门人员及业务骨干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为油溪镇普法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实施“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基层普法服务模式,发展一批能正确宣传法律政策、精准引导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律明白人”队伍。目前,油溪镇辖区19个村(社区)共培育76名“法律明白人”,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班5期,“法律明白人”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00宗起。
(二)强化学法用法普法全覆盖,学用结合效能显著。一是结合支部“主题党日”、专题培训、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在普法阵地扎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结合学法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法律知识参学活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和科学决策能力。三是把普法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在人员和经费上予以充分保障,先后订购《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信访工作条例》《民主与法制》《法治日报》《长安》等党内法规、法律书籍、期刊报刊500余册,为有效普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4年,油溪镇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宗,积极履行了出庭应诉职责,树立了依法应诉的意识,提高了依法应诉的水平,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五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立执法人员守则,落实以制度管人制度,有效规范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2024年,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共立案2宗,全镇未发生因行政执法造成的群众来信来访案件。
(三)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稳控有力,群众满意度高。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建设,以派出所、司法、综治等基层政法力量为主体,以“粤平安”平台为支撑,推进“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围绕“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把基层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2024年油溪镇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6宗,目前已完成调处90宗,调解率93%;受理“12345”热线229件,已办理答复224件,尚有5件正在调处,及时接收率100%、响应率100%。聚焦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加强重点人员、重点行业、重点物品、重点时段、重点场所巡查监管力度,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强化平安直联,助力平安建设。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平安直联作为提高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平安直联工作,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坚决遏制“民转刑”案件和个人极端事件发生。
五、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油溪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其主要表现为:
(一)普法宣传形式有待拓展。油溪镇开展了一系列的普法宣传活动,但法治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比较滞后,群众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一些闲散无业人口及流动性人口法治宣传教育的任务还较重。
(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一是法律意识不够深入。在处理重大信访事件和矛盾纠纷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未能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化解案件,做群众思想工作时也未能有效依托法治宣传教育。二是法律知识不够扎实。工作人员在法律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在处理具体案件时,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正确的理解,导致作出的行政处罚不够规范。三是执法力度不够强劲。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处置力度不够,导致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不高。
(三)依法执法效能有待提高。一是综合执法相关配套措施未能全面落地,存在专业性执法设备不足的问题。二是法治人才储备不足,人才队伍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依法行政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有待补充。三是执法人员缺少系统的行政法规培训,导致部分执法人员缺乏公共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治工作的开展。四是干部队伍法律知识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普法学习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矛盾化解质效有待提升。信访维稳工作依然艰巨,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劳资纠纷、工程款结算等影响稳定的新问题不断涌现,化解矛盾纠纷质效有待提升。
六、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普法宣讲团和“法律明白人”的作用,采取观看庭审直播、分享典型案例、丰富普法形式,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阵地建设,拓宽油溪镇普法宣传渠道,依托法治文化公园、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进行普法宣传,增强新媒体在普法教育中的作用,弘扬法治精神。
(二)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落实干部学法制度,紧紧围绕油溪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严格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沟通协作,提高普法工作效率,营造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三)进一步深化法治学习教育。一是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清单制度、会前学法制度等,确保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全镇干部职工法治学习的成果进行检验和考察,切实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三是完善系统培训机制,梳理法治知识短板,采取干部自学和集中学、线上学和线下学等多种方式促学,营造法治培训交流常态化的氛围,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
(四)进一步加强人才力量建设。采取加强政治建设、强化业务能力、提升制度保障等方式,全方位培养、用好法治人才,不断提升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一是鼓励和支持年轻干部积极参与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干”方式,帮助法治人才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激发各类法治人才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懂基层、懂治理、懂法治的基层治理能手,着力提高法治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定期针对部门行业法律法规,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常态化培训学习,提高依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