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源市生态环境局连平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对照《中共连平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连平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依法履行部门职责,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完成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把依法行政不断引向深入
我局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要求,持续推动干部职工把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之于效,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
二、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我局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部署推动法治建设,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干部教育体系,完善定期学法制度,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等形式,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二是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通过组织执法人员运用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广东生态环境执法在线培训平台、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手机APP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环境保护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参加2024年青年干部业务能力暨环境执法大练兵培训班、河源市2024年环境执法强基工程培训班等活动。现全体干部职工年度学法不少于40课时,参考率达100%,优秀率达98%以上,切实提升了我局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三是加强实战化练兵,积极参加执法大练兵技能竞赛,我局获得2024年河源市第三届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知识竞赛第一名,案卷制作第二名,案卷评查第三名。1名执法人员在部、省、市组织的监督帮扶中荣获先进个人。四是建立业务培训登记卡制度,如实记录本单位行政执法人员接受业务学习培训情况。目前,我局已有24名执法人员通过广东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证,已实现全部执法人员一人一登记卡。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各股室、直属各单位为主体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等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述职内容,党组扩大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对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规划部署,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实行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由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发机制,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健全重大行政事项决策机制。一是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严格贯彻执行《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流程,凡属职责范围内的“三重一大”事项,均经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决定,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持续提升依法行政决策水平。二是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广东竞方律师事务所为我局常年法律顾问单位,健全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前听取法律顾问意见的工作机制,保证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三是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主任委员,分管执法、法制工作的领导为副主任委员,法规宣教股、执法一股、执法二股、立案调查部门及有关业务股室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的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重大环境行政案件提交案审委员会讨论集体审议,有效规范执法行为,准确实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
2.加强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管理。根据《关于印发〈连平县滥用行政权力线索排查及公平竞争审查专项核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连市监〔2024〕73号)要求,我局开展了滥用行政权力线索排查、公平竞争审查专项核查工作,重点对方案中4类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开展核查工作,认真梳理了2023年12月31日前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经梳理,我局未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其他政策措施方面,对《连平县忠信河生态湿地及河岸生态缓冲带保护工程》等招标文件进行了审查,未发现存在滥用行政权力等违反公平竞争有关规定的情况。
3.持续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落实“三线一单”约束要求,严格执行《河源市豁免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办理的建设项目名录(2021年版)》的规定,对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推行豁免环评办理制度,为企业降低环评成本。2024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5个。二是严格贯彻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要求,积极推进排污许可发证审核工作,2024年,完成12家排污许可发证工作,指导连平县76家排污许可证持证企业在全国污染源监测数据平台填报自行监测方案和自行监测数据。
(二)坚持行政执法权责统一,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
1.全方位开展环境安全执法大检查。今年以来,我局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立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连平县三角工业园及其周边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连平县三角工业园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新丰江集雨区畜禽养殖业整治、省考断面污染源专项排查整治、打击非法倾倒固体废物违法行为、打击非法洗砂环境违法行为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持续抓好重点领域监管执法,深入打击涉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24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93人次,检查企业317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30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案件7宗,罚款金额合计人民币51万余元,查封案件1宗,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1宗,向市监部门移送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1宗。
2.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我局始终把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守牢环境安全底线等重点任务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对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督导检查,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同时,坚持全程跟踪督办,确保问题“不反弹”。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我县38宗群众投诉案件中,已办结38宗;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案件12宗(含重点案件1宗、重复案件1宗),已于2024年3月全部完成办结。
3.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为推进“八五”普法深入开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我局以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民法典宣传月、六五环境日和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联合县志愿者协会、乡镇、学校和黄牛石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2024年,共举办活动24场次,发放环保宣传手册23000余份,其他宣传物资3500余份,覆盖教育群众7100余人次,广泛动员公众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三)积极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我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全面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一是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统筹推进行政执法公示与政务公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向社会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督检查等信息。今年以来,我局及时主动公开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政务信息70条。二是严格执行《广东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三是做好行政执法案卷的法制审核工作,强化与法律顾问的沟通交流,就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关键要素进行细致审查。
2.开展案卷自查自评。严格对照《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细则(2024年版)》,以执法大练兵为抓手,组织法规宣教股、执法一股、执法二股开展2023年以来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案卷的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处罚决定、执行结案等各个环节进行了逐一审查,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水平。
3.妥善调处环境信访案件。充分利用来信、来电、来访、县信访局转办、市生态环境局交办、“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收集环保投诉举报问题,认真查处群众投诉举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遏制群众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因件施策,妥善化解生态环境污染纠纷。2024年,我局共收到环境信访投诉157件,已调处157件,已办结157件,办结率为100%。受理属于我局行政权限范围内的信访投诉108件,其中涉水37件、涉噪声23件、涉气56件、涉固体废物5件、其他8件;49不属于我局行政权限范围的信访投诉案件均已将职能部门及投诉途径告知信访人。
五、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
法治学习方式较为单一,我局学习培训多为理论学习、课堂授课等单向的知识灌输方式,部分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学习不够全面、不够深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执法大练兵案卷交叉评查,我局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运用理解能力、违法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和行政处罚文书制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案由书写不规范、行政裁量基准适用依据说理不充分、案件询问笔录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和分析判断能力、法律法条运用能力、对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运用能力都有待提高。
(三)普法广度、深度和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
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互动性不够,多为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等传统普法形式居多,不够灵活多样,难以吸引公众的参与和兴趣,导致公众参与度不高,存在覆盖面有限、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且法治宣传的内容更偏专业性,群众接受能力有参差,“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需进一步创新,生态环境法治宣教与业务宣传也需进一步融合,普法宣传的广度、深度和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
六、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接下来,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在法治思维能力上再深入
一是紧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尊法,积极开展专题学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重要论述、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依托各类学习平台,将法律知识培训、业务培训和执法技能培训作为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执法监管力度上再突破
一是坚持严格执法,强化事中事后执法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重点打击群众投诉反映强烈、偷排漏排污染物、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坚持依法依规监管,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一证式”执法监管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适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并开展执法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及时纠偏,进一步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在普法宣传力度上再强化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合于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以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强化企业和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引领公众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性,以法治力量助力绿美连平生态建设。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河源市生态环境局连平分局
202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