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平县忠信镇新下村的田间地头,常常能看到一名身着迷彩服的中年男人,熟练地操控着一架无人机。这可不是普通的无人机,而是村党支部书记吴永峰的“新农具”。8月,吴永峰成功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成为了一名“飞手”。
今年上半年,吴永峰决定报考无人机“驾驶证”。“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操作无人机,很简单的。”吴永峰笑着说,现代农业需要“新农具”,农民需要新技能。培训班时间不长但课程内容丰富,吴永峰在无人机学校里待了几天,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经常在实训场实操。最终,吴永峰顺利通过了考核,拿到了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证书。
当前是花生苗茁壮生长的时节,吴永峰按时操控着无人机,为花生施肥。“开始!”随着一阵嗡鸣声,无人机缓缓升空,精准地沿着规划好的路线飞行,将肥料均匀地播撒在土地上。“无人驾驶旋耕机和无人机配合使用,能形成完整的智能化种植流程。”吴永峰说。
新下村有种植花生的传统,村里90%以上农户从事花生种植。自去年忠信镇建设“千亩方田园综合体”项目以来,新下村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努力打造连片的全程机械化高产的花生产业基地,目前已完成首期500亩土地流转,种植花生110亩。
“产量、规模、效率跟不上,效益也就跟不上。”吴永峰指着眼前绿油油的花生地说,以前种花生,一片50亩的地,100人干两天都干不完。现在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搞定,省时省力,播种效率高且分布均匀。
经过近两年的机械化试点,新下村的部分花生基地已经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亩产提高了20%。“我最大的愿望,是让新下村的花生种植成为连平县的样板,让更多的农民用上新科技。”吴永峰说。(来源:连平发布)